宁小刚:来一场中国酒的文艺复兴

2015-07-14 11:48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半个多月前,在位于北京龙源文化创意园的“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筹备组办公室,宁小刚接受了我的采访。

之前他被行业所熟悉的身份有媒体人、策划人、葡萄酒文化传播专家、摄影师等等,想采访他也是源于他的一些摄影作品。有了采访的念头后,我在网上查找他的资料,看着看着,脑子里突然迸出一个词:活色生香——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经历。

酒行业里像宁小刚这样生动的人,不是很多。在他身上,有赞誉,也有争议,凭直觉,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有意思或者有意义,算是我做人物约访的一个标准。

直到发现他正在筹备“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时,我改变了最初的采访思路,决定把重点放在这件事上。之前从未有人这么旗帜鲜明地把酿酒大师和艺术联系起来,但当这二者摆在一起时,你又能发现他们之间的确有着深切的关联。

这么一个有意思的人,准备如何来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我很好奇。

查找到的资料中,有一个细节也打动了我。在3月份的一场活动上,茅台季老接受了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名誉馆长的聘任,当时现场放了一段视频,影像中,秦含章秦老称赞季老为真正的酿酒大师。两位老人在那一瞬间的交流,给了我很多触动。我知道在这之前,宁小刚曾去过秦老家里,我想知道背后的故事,于是最终有了这次对话。

白酒和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一点都不差

魏琳:3月份你们在成都举办了国际酿酒大师定制酒峰会。

宁小刚:那是发布会,涉及到我们体验馆的推广和招商,不是总馆的。总馆10月份开馆,目前还在建设中,完成后才集中对媒体发布。

魏琳:目前总馆筹备到哪一步?

宁小刚:现在主要是围绕酒文化、酿酒大师、酒摄会俱乐部等内容,在开馆之前先把周边的文化生态链条打通,接起来。

魏琳:为什么会想到要做酿酒大师艺术馆?

宁小刚:这要从整个酒行业调整的大环境说起,如今回过头来分析,酒行业在文化和市场营销方面有些偏离,完全依靠某种阶层来支撑酒行业发展,是不太正常的。

联想起欧洲当年在文艺复兴之前是很黑暗的,受神学束缚。美第奇家族发现巨匠后,直接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神本主义转换到人本主义。那时候的巨匠,在文艺复兴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躲在幕后,中国酒行业有一点像当时的“黑暗”,原来酒杯在“神”的手里,不在人的手里,现在应该让酒杯从神的手里回到人的手里,我们要做一个酒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必须以人为本,酒行业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消费者,让酒回到酒本身。

中国酒行业里出现了很多酿酒大师,全世界的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个人很寂寞,他只有一个陪伴,就是他所热爱的那件事陪伴了他一辈子,甚至是陪伴了一个家族几代人。这部分人原来躲在品牌后面,在幕后,现在我们想把酿酒大师身上的工匠精神给挖掘出来,推广出去。

酿酒大师是一个群体,评过的,没评过的,国内的,国外的,这个群体过去很少有人关注他们。我们把他们集中起来,做成一个平台,为酿酒大师提供一个精神传承、技艺传播、人格弘扬的平台。这个平台以前没有人做过,全世界都没有一个以酿酒大师为主题的艺术馆,我们来做也不是因为灵感闪现或一拍脑门,而是在分析了中国酒行业乃至世界酒行业后,认为应该把酿酒的工匠精神作为酒文化的一个核心点。

白酒是拥有非常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传承了那么多年,和国外的那些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一点都不差。我们希望把它(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做成一个中国的酒文化地标,甚至是世界酒文化地标。未来除了中国酿酒大师,也会有国外的家族、产区、协会,在大师的统率下进驻大师艺术馆。

魏琳:目前已有多少大师进驻?

宁小刚:艺术馆已经向领袖型、创新型企业和大师开放入驻,我们视他们为创始成员。四大名酒均已确定,季克良是我们名誉馆长。季老一听说这件事,还没等我详细介绍,一下就意识到这个艺术馆的意义在哪里。他当时的原话是,“你们这件事情为中国酒行业做了一件大事,好事,功德无量的事”,所以也欣然接受了名誉馆长的聘任。

魏琳:除四大名酒外,还有其他大师要进驻么?对酿酒大师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宁小刚:(大师标准)是从酿酒的第一线成长起来的,或者在酿酒的科学研究上成长起来的,也可能是对整个地区酿酒行业工艺提高、科技进步、市场发展做出别人不可替代作用的人,在经营方面对整个酒业发展有巨大的、不可替代贡献的人,同样值得尊重。

其他的(酿酒大师)正在规划,我们准备在酿酒大师艺术馆里设置20个大师工作室,包括个人工作室和综合工作室,比如白酒工作室、黄酒工作室、葡萄酒工作室等。设置工作室不是让大师到这里来工作,而是比较完整地让中外消费者感受到大师的思想、技艺传承、对非物质文化的理解和创作成就等,它是一个对话的窗口,让酿酒大师、品牌和消费者零距离对话。

我们也会每年不定期地组织大师到艺术馆来,和消费者讲酒,讲酒文化,分享酿酒心得,让消费者去感受大师作品的美妙。

魏琳:目前艺术馆的运营模式是艺术跨界定制+互联网+实体体验,为什么会这么设置?

宁小刚: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酿酒大师艺术馆推广的要求。我们有位股东是属于互联网金融界,在这个行业里非常有影响力和成就,他进来后,酿酒大师艺术馆少不了有互联网基因,未来互联网这块,包括众筹、拍卖、电子商务,我们肯定是要做的。大师作品毕竟有限,那我们还会有一些产品属于大众分享,通过向企业标准化定制,在体验馆体系中做。

艺术馆和体验馆是属于大体系下的两个体系,北京的艺术馆就是做限量的大师作品,体验馆会在全国设很多点。每一个点都是独立的,相当于我们从互联网深入到线下的一个触角。通过这个触角去寻找市场需求,征集我们这些定制产品的粉丝,然后为习惯用移动互联或互联网购物的群体提供一种线下的体验,这是针对大众的。

目前艺术馆是有三方面的合伙人,互联网金融是一方面,我是属于文化和艺术,还有一方面原来是做传统实体经营,我们这个搭配有点意思。

魏琳:作为主要发起人,你是怎么说服另外两位一起来做这件事的?

宁小刚:基本上不用说服,一拍即合。比如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伙人李竹,他是一位天使投资人,有个天使茶馆天天爆满,很多创业者拿着厚厚的商业计划书去讲自己的投资项目,唯独这个项目没有提供一张纸片,跟他一谈就一拍即合,表示要参与,作为创始合伙人。传统经营方面的合伙人方翔,原来一个单品可以卖到十几个亿,跟他一谈也是一拍即合,他原来那块连锁就由酿酒大师艺术馆接过来,改造成酿酒大师体验馆。

历史很崇高,但应该安息

魏琳:你们有一条招聘启事,上面说“行业是老的,我们是新的”,这里的“老”和“新”是指什么?

宁小刚:我们在招聘时跟所有人都讲,恭喜你一脚踏进了一个全新的事情里来,酿酒大师艺术馆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你是新人我也是新人,我们都没做过这件事情。

过去酒行业一直讲概念,有段时间概念横行,后来也讲酒文化,但很多说法是夹生饭,或者根本就讲偏了。我曾经说过,很多酒文化就是在刨祖坟,一直在说历史上有什么,背着墓碑跳舞,很沉重。历史是好东西,好东西把它供起来就行了,不要背在身上,背着墓碑奔跑能跑出速度么?酒行业里发展速度快的,反而是不讲历史的,比如洋河、郎酒等,它很轻松,没有包袱。未来酿酒大师艺术馆要讲什么,我们在这方面也会进行一些思考。

魏琳:去年12月7日凌晨1:56,你发了一条微信说,“明年,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给过去和未来一个交代”。这件事是指艺术馆么?

宁小刚:对,这说的就是酿酒大师艺术馆这件事。实际上对过去的交代,就是重新去梳理那些历史。

魏琳:这里的“过去”不仅是指你的过去,也是指行业的?

宁小刚:我不敢去做行业的历史,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在酿酒大师所涉及到的这个层面的历史,我们还给历史,让历史安息,不去打扰它。尤其不要把历史从坟墓里挖出来,刨祖坟,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历史上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是给历史上那些人吃喝享用的,不是给你的,你是现代的。让历史在你的背后,你得往脚下看,往前面看。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酿酒大师艺术馆在以后的运营中,会更多地体现我们的想法、思想,历史在我们这里非常崇高,但应该安息,我们给现在的人创造文化的价值、艺术的价值、精神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可能会衍射到未来。历史是回不去的,回不去的地方就别回过头去了,它可能成为你背后的支撑,很强有力的支撑。

酿酒大师艺术馆也会跟行业里很多同行做更多交流,相信也会有志同道合的。我们会和志同道合的企业合作。酿酒大师艺术馆体量有限,不可能所有企业都进来,20个工作室肯定不够用,未来一旦突破20个,可能酿酒大师艺术馆就会成为一个平台,大家都在上面跳舞,我们提供舞台,看哪些节目可以上来,哪些演员可以上来,而不是我们自己去做演员。

人、精神、分享

魏琳:你曾说“工匠精神”就是自己陪伴自己,做一件喜欢的事情,用一生的时间。这里面有你自己的写照么?

宁小刚:不叫写照,应该说自己有这种同感。做一件事如果三心二意,没有一个人能做出来,很多工匠他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什么,他只知道这件事要做好,不厌其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如此,工匠精神就在内心扎根了。他可能遇到过很多诱惑,但都抗拒住了,或视而不见,他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魏琳:酒行业大师或拥有“工匠精神”的人多么?

宁小刚:不多,很多人想挣快钱,发横财,但这个行业里有工匠,而且很多工匠有精神,有这一小撮不行,得有很多,每个企业都得有。有些酒企可能在别的行业挣了钱,看到其他行业不景气了,酒能挣钱就进来,挣钱没错,但没有工匠精神挣不了长久的钱。没有工匠精神的人投身酒行业,做一段时间他就会跑。在酒这个事情上,不可能留下可以传世的东西,哪怕你做了再华贵的包装,它只是个壳。

魏琳:今年3月份你去了秦含章秦老家里,当时是为什么而去?

宁小刚:就是想去看看她,原来没去看过他,107岁了,老爷子,他应该是工匠精神的代表,没有任何目的我就是想去看看这个人。我觉得秦老是酿酒大师和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他这一辈子从学生时候就开始学酿造,一直到现在,当年拿着庚子赔款出去留学,学成归来又一辈子在酒行业。

魏琳:他家是什么样子?

宁小刚:非常简朴,就是普通的居民楼,原来机关事业单位那种,很小,就这么一个小房间里,一个沙发一张长条桌,还不是方桌,只能摆下这两样东西,就这么简单,一辈子很清淡,但很讲究。每日饮食,早晨吃什么,豆类吃几颗,喝什么咖啡、黄酒,都由夫人索颖安排,非常讲究,秦老马上108岁了,声如洪钟,还可以参加社会活动,他都说了,酿酒大师艺术馆开馆时他要到场。

魏琳:在3月24日的艺术馆发布会上,有一段VCR里秦老对季老的赞誉。这是特意录的么?

宁小刚:我本来是去给他拍照,因为酿酒大师艺术馆以后肯定会有他的肖像,而且是巨幅肖像。当我说起“酿酒大师”这个词时,他突然提起季克良来,就说了这段话,但当时我没有录。我觉得这话太有意义了,就请秦老重新说了一遍,第二遍说得比第一遍还好,声情并茂。就是这29秒的录像把季老弄得差点哭了,我看到他眼睛红了,眼泪含着。那场活动后我送季老离开,他说如果我不下来,眼泪就流下来了。

秦老这段视频,也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未来酿酒大师艺术馆要做的是什么,是情怀,酿酒大师的情怀,消费者的情怀,让人感动,打动人心。

魏琳:前段时间,毛照显和陶家驰两位老前辈先后离世,可能也提醒了我们,大师资源其实是处于一个并不太稳定的状态,虽然年轻一代也在成长,但衰老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你会有这样的担忧么?

宁小刚:没法担忧,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但可以做一些事情去抢救。酿酒大师艺术馆对于正在往大师路上成长的这一批年轻人,会起到榜样的作用。现在也有一些非常年轻的酿酒人,技艺高强,如果他们能够沉下心,坚持在酒行业,以后肯定也会成为酿酒大师。比如郎酒有个小伙子叫沈毅,28岁时已经是国家级评酒员,现在30多岁,他就可以静下心来,眼里心里只有酿酒。

在酿酒大师艺术馆,我们准备在大师作品的销售中,建立一个酿酒大师奖励基金,专门奖励这些有作为、有抱负、能沉下心的年轻酿酒人。等酿酒大师艺术馆做起来了,有一批酿酒大师会成为这些年轻酿酒人的榜样。我们之所以要把酿酒大师从幕后请到前台,让他们变成明星,变成公众人物,也是激励年轻酿酒人。

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宋书玉也是酿酒大师,也会在这里推广他的酿酒心得,他说作品销售的钱他一分不要,全部捐给酿酒大师奖励基金。其他还有一些大师也会这样做。这个奖励基金就是激励后人,有一个传承的脉络走下去。我们这辈子干不了酿酒了,但可以成为酿酒大师的吹鼓手,成为他们的推广者。有了酿酒大师艺术馆,我这辈子也肯定离不开酒行业了。

我之前十几年一直在拍酒,如果说有一点工匠精神的话,可能这也是。这十几年拍酒没有任何目的,我就觉得在这个行业里头,酒本身,特别是白酒,很多人认为它粗俗,没文化。这些年我用视觉的形式去表现白酒,让别人觉得白酒的文化很丰富,它很细腻,不是粗俗的,是祖先留下来的好东西,只不过被有些酒厂给玩坏了。

魏琳:现在除了艺术馆之外,你的精力还用在哪些地方?

宁小刚:没有其他精力了。哪天你看到我在做别的事,也是为了艺术馆去做资源整合,整合更多资源。

魏琳:如果让你用几个词来描绘这个艺术馆,你会用什么词?

宁小刚:人、精神、分享。这也是定制的关键词。艺术的,就是精神的,由人创造,用来分享。这三个关键词应该是酿酒大师艺术馆的文化内核,经营内核,都是这三个词。

魏琳:你觉得定制的魅力在哪里?

宁小刚:别人没有,我有。就好比桌子上摆了很多礼物,让你自己去选,和他亲手把一件礼物送给你,哪个感觉更好?定制的需求和满足也都是个体的觉醒,更照顾个人感受,更为人本。

以后在酿酒大师艺术馆我还有个打算,想做一个陶艺工作室,消费者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做酒瓶,刻上名字,烧制出来装上酒,有什么礼物比这个更能打动人心?这就是人本的东西,非常有自我代表性。个人的情感、审美、趣味都不一样,都是个体的反映。

酒的文艺复兴已有先兆

魏琳:国际酿酒大师艺术馆的成立是要掀起一场以酿酒大师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近期热度比较高的巨刚众酒也被一些人评价为正在掀起中国酒的文艺复兴,你觉得中国酒的文艺复兴时代已经来临或者正在来临了么?

宁小刚:我觉得现在已经有了先兆,但一定要把先兆公开化,或者把它变成一种趋势。酿酒大师艺术馆就是要做这件事情。先兆刚刚冒头时如果没有人去挖掘推广,可能就会被人忽略,或是被其他浮躁的东西淹没,我们希望把它放在应该有的平台上去做。

魏琳:你曾经评价过巨刚众酒,说他的众筹黄酒为那些有才又不为俗市接纳的设计师甚至艺术家们找到了一条出路。在你的个人经历中,曾经有过不被俗市接纳的设计或艺术么?

宁小刚:也有,我也做过平面设计师,原来也有过自认为很好的设计,但消费者还没达到那种审美高度。后来我有反思:设计是用来干什么的?是帮助客户创造销售力,推动产品销售的,设计再漂亮市场不喜欢就等于白搭。所以眼睛里要有消费者,一方面要迎合他们,一方面又要通过产品去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或者说稍稍提拔他们的审美。

每个人都有审美追求,当他消费能力提升时,就愿意追求更高的审美。酿酒大师艺术馆要做的酒的文艺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去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是立体的,不仅是眼睛、鼻子,而是全感官的,要满足他们内心的追求。

魏琳:你说过酿酒大师艺术馆是文化与生意的最好结合,艺术馆的目标就是把文化或创意变现。

宁小刚:对,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思维,把内容变成服务,然后把服务变现。内容是不能直接变现的,当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服务时,就愿意买单。酿酒大师是一个内容,我们要把他变成服务,服务于人的精神。未来我们要通过艺术馆这个平台,把酿酒大师亲手酿制的酒和几十年的酿酒心得,介绍给一些高端消费者,或者有相同酒文化价值取向的消费者。我们做的不是奢侈品,而是艺术品。因为大师作品稀缺,它代表一个时代的最高酿酒水平,代表一个大师的最高酿酒水平,是值得拥有的。

之所以称其为酿酒大师艺术馆而不是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里的东西只能看,带不走,不能分享,而艺术馆里的东西是可以带走的,就像画廊里的画,你喜欢是可以带走收藏的。这是一个经营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我们觉得酿酒大师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艺术家,是要数十年的沉淀,才能将对火候、时间、方式的掌握精确到分毫,特别是酒体设计,需要舌头非常敏感甚至是需要有一条伟大的舌头才能完成,只有称其为艺术才不觉得委屈。

酿酒与其他艺术创作不同的是,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工种的工人做基础工作,所以酿酒大师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代表。

在酿酒大师艺术馆,一切的东西,都不是博物馆的概念,而是艺术馆,它本身就是一个产品的创作中心,分享中心,推广中心,或者说是文化的创作中心,传播中心。

魏琳:5月份艺术馆和中国酒业协会达成了合作?

宁小刚:是一种战略合作,未来我们的合作单位会很开放,除酒业协会外,还可能会跨界联合其他行业机构,比如收藏协会、珠宝协会、服装协会、建筑师协会等。我们要建立大师与大师之间的对话机制,邀请跨界艺术家在这个平台上和酿酒大师一起合作,做一些能够传世的,真正在艺术领域可圈可点的艺术品。比如贝聿铭,如果能把他的建筑设计思想放到一个酒瓶上,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酒瓶?

我们和国内外、行业内外的思想界人士也做过沟通,他们也认为,眼下中国正处于快消时代,一切都在追求快速,这个时候更需要有人能沉下心,沉得住气,把酿酒大师这个群体,把几代酿酒人传承的技艺变成可感、可以物化、可以享用、可以传世的艺术品,让它成为酒文化中的代表。

白酒让老外接受是有路径的

魏琳:你曾经说过,白酒让老外接受是有路径的,需要饮酒方式再精致一点。

宁小刚:对,我做过好几次专题,请老外朋友们喝中国白酒,他们最开始是好奇怎么喝。其实就是酒具上讲究一点,饮用的过程讲究一点,就这么简单,稍微精致一点讲究一点,他们很容易接受的。一旦你精致了,他们认为中国白酒跟香水一样,香气很浓郁,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只要你不是那么粗鲁地去喝白酒。

还有就是通过艺术。相比之下,从大众来讲,老外在艺术方面的感悟比中国人更敏感,更热爱。中国白酒要是穿了一件艺术的外衣,他们就很容易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在2013年“世界上的职业”摄影大赛上,中国白酒能够拿第一名,也就是找到了一种方式,用艺术来呈现中国白酒,同样也会被老外接受。

魏琳:你现在经常会用手机拍照,以前也这样么?

宁小刚:以前的手机没法拍,现在智能手机摄影功能很强大,很方便,用什么工具非常不重要,怎么用才重要。

魏琳:你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在运用镜头,还有很多创意和设计。

宁小刚:这就是怎么运用的问题,任何事情你要带着心去做,做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

魏琳:你那些照片的灵感从哪里来?比如泸州老窖红曲清唱那组,一位花旦打扮的京剧演员,一手举着酒杯,一手拿着雪茄。

宁小刚:灵感也是红曲给我的,原来白酒都是白(无色)的,红曲让酒变成红的,从视觉上是种创新。拍照过程中我也想要一种创新,京剧这种艺术形式是中国最传统的,按照常理,花旦手上应该拿着纸扇,即便拿着酒杯也应该是陶瓷的。我想来点别的,跟京剧没关系的,甚至是中国没关系的,雪茄。就是一个小道具,如果把雪茄换成筷子,就不会引起人们注意。

当时拍照的时候连这个演员都反对,她怕师傅骂她,觉得太出格了,我说这不叫出格。国外对于这些照片是很能接受的,他们没有思维定势,在他们看来这都是艺术,所以我觉得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不是伪命题,是没找到钥匙。

魏琳:你曾经引用过龙应台的一句话:所谓国际化,就是要用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们的不一样。你觉得之前我们的文化表达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

宁小刚:对,很多酒企把国际化视为畏途,有人无可奈何地说中国白酒国际化是个伪命题。我觉得这不是伪命题,是没找到途径。

魏琳:你觉得这个路径是什么样的?

宁小刚:用文化和艺术来带路,这是文化的角度;还有从科学的角度,找到一种外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特别是把白酒的理化指标说清楚;再有就是从生活的角度,把白酒弄精致了。

魏琳:你曾说:“我天真地以为世界能够接受我的白酒摄影艺术作品,将来也会接受中国白酒。”为什么要用“天真”这个词?

宁小刚:我就这么直观地讲,既然他们能够接受白酒摄影,以后也能接受图片里的白酒。很多科学的东西一定要天真地去想,你要没有天真的想法,很多事情干不成。天真是一种大胆,但往往会招致批评。

用一辈子的生命做出几辈子的事情

魏琳:你是泸州人,故乡泸州在你的理解中是什么样子?

宁小刚:泸州是酒城,泸州老窖是每个泸州人的记忆。我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泸州度过的,之所以我现在跟酒有关系,也是因为我跟泸州有关系。

原来我是做教育的,2000年辞职来北京后做文化公司。2001年我们承办了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的美术书画活动,和当地一位领导吃饭时,说起我是泸州人,他觉得我对酒一定很熟悉,就介绍了当地一家葡萄酒企业。后来我就在北京推广这款酒,结果遇到非典,挣的所有钱都亏进去了,但那个时候已经进了酒行业,就想坚持下去,包括后来做酒类媒体,现在做酿酒大师艺术馆,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了这么长时间。

因为我是泸州人,别人就认为我对酒肯定很熟悉,好像泸州人血液里就应该流一点酒。

魏琳:是什么情况下开始做酒的摄影?

宁小刚:当时我在一家酒类杂志,有个酒模特栏目,从那时就开始拍酒。后来自己做杂志,也继续拍,杂志里那些大片原来都是找北京一些时尚摄影师,后来我觉得自己也可以拍。那时候是需要时才拍,之后形成习惯。我觉得可以用摄影,用国际化的语言,时尚的语言来表达中国白酒或葡萄酒,用视觉来传递文化,就这么坚持下来。一开始是因为工作,后来成为习惯,之后变成喜欢。

魏琳:现在摄影对你来说,就是一种爱好么?

宁小刚:是爱好,但从另一角度,对我的工作也有很多促进。做酿酒大师艺术馆,直接的原因可能也是和我的摄影有关。我最开始是想办一个艺术馆,里面就是挂酿酒大师摄影肖像,这是最开始的动意。后来,除了酿酒大师的肖像,还想做酿酒大师的酒,之后再慢慢丰富,和股东(那时还不是股东)碰撞时觉得有意思,决定一起做,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在过程中完善的。

魏琳:你的作品很有活力,很热烈,这可能跟你的性格也有关系,你应该也是生命力很强的人,挺能折腾的。

宁小刚:我经常跟朋友讲,我用一辈子的生命做出几辈子的事情。当老师,做公务员,乡长也做过,国家部委也进过,做过乐队,弹电吉他、贝斯,做过陶吧、酒吧,葡萄酒公司、文化公司、俱乐部,人生的苦难和人生的繁华都经历过。如今做酿酒大师艺术馆,这些经历对跨界整合是有很多帮助的。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但一直和艺术家打交道,和他们之间没有语言隔阂。

魏琳:艺术馆对你来说算是又一次创业?

宁小刚:我把它称为另一个起点,或是另外一件事情。我跟自己规定,每年要做一件这一辈子都没做过的事情,但这不表示我见异思迁,我是指没做过的事情。在酿酒大师艺术馆里有很多这一辈子没做过的事情,那我都得去做,还要做成做好。我发现在我有了这个想法后,我比原来快乐,比原来有激情,更乐于折腾。

魏琳:它会是你以后持续的事业么?

宁小刚:酿酒大师艺术馆肯定是我以后一直持续做的事情,一直持续到我做不动了,或者做到有一个非常理想的人来接过去做。

魏琳:现在会感觉到累么?

宁小刚:累了就没法折腾了,折腾是因为喜欢。能够把喜欢变成乐趣的人,这一辈子都不会感觉累。

    关键词:宁小刚酿酒大师白酒行业来源:竹林在线 魏琳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