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专家沈毅——围绕消费者“调酒”

2015-07-10 11:45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7月12日,作为郎酒集团目前唯一战略新品,郎哥终于将揭开神秘面纱。这款宣称“自由、自己”为诉求的新产品,自春季糖酒会以来便吸引了诸多业内人士的眼球;而今推向市场更是备受经销商和媒体的关注。

从郎酒公关指向的卖点中,郎哥是一款颠覆传统高度酱酒的中度酱酒,更是贴上“44.8度酱香”、“丝滑的舌尖感受”、“喝着不皱眉头”“历经两年多的消费者口感测试”等明显带着技术味道标签。

由此,不禁让人联想到郎哥的酒体设计者之一,一个在白酒技术界享有“最年轻的国家级评酒师”,“舌头先生”,“央视直播盲品挑战者”等诸多名头的80后年轻专家——沈毅。一直以来,白酒技术都颇具神秘色彩;白酒的产品设计者更是与我们有着不短的距离;乘着公众的关注,记者奔赴二郎镇,专访了郎酒厂副厂长、酒体设计中心主任沈毅,在白酒产品酒体设计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而这样一位年轻白酒专家又是如何理解产品设计逻辑,如何看待白酒与消费者的?

为消费者调一杯喝着不皱眉的酒

“每次聚会,看着他们一口酒下去紧皱眉头难受的样子,我便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不能给他们调一杯喝着不皱眉头的酒了?让他们应酬的时候不用一口酒下去之后要马上喝一口水或者吃一口菜才能缓解。”沈毅晃动着透明高脚玻璃杯中红棕色的液体,像是在自言自语。

杯中盛的并不是葡萄酒,而是沈毅以白酒为基酒专为女士调的露酒,色泽鲜艳而味甘,容易入口,这可是沈毅最新研究成果之一。沈毅请我们品尝,想了解喝了之后的感受,进一步改善口感。

沈毅素来喜欢与市场一线人员交流,了解消费者口感需求;同时,他也喜欢把自己当作“消费者”。

“平时我偶尔会参加一些应酬。”沈毅说,“从几年前开始,我便注意到人们喝高度白酒时,其实是有些难受的,而我自己喝一些高度白酒的时也有类似感受;特别是我们干杯的时候,一口酒吞下去之后都憋着喉咙,皱着眉头。”

沈毅说,这是因为口腔遭遇较高度数白酒的强刺激之后,一瞬间的生理反应,需要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气来;而我们喝啤酒、葡萄酒的时候不会出现。

虽然,白酒降度能有效降低口腔刺激性,但是最大的难点是降度之后仍然保持酒体的平衡性。“降度对于香味有影响,降度过大,香味就不丰满了;拿酱酒来说,降度过大,酱酒特有的优雅就体现不出来。如何既保持酱酒优雅的香气和厚重的口感,又能降低口感刺激性,让口感更舒适、更柔和是最大的技术难题。”沈毅说。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真正为喝酒人调一杯喝着不那么难受的白酒,沈毅近几年都在做这项研究;而郎哥就是成果之一。

“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多方沟通,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解决酒体入喉太刺激的问题。”沈毅说,郎哥与传统酱酒最大区别是解决了入喉困难的问题。甚至沈毅用“丝滑”来形容入喉时的那种舒适而纯粹的享受;不过,沈毅一直也在强调:郎哥在让消费者喝起来顺畅、轻松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酱酒优雅、厚重的美感。

其实,让喝酒人喝上“不皱眉头”的酒只是沈毅最表层的逻辑;而在沈毅的心底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他调的酒年轻消费群体、甚至以前不喝白酒的人都不会排斥,更不会抵触,从而逐渐适应。“我是调酒人,也是消费者,我希望喝着让我能享受愉悦的酒,而这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基本需求。”沈毅说道,希望消费者能与我一样喝到一杯“不皱眉头”的酒。

酱酒的未来在中度

调一杯喝着“不皱眉头”的酒,这是沈毅在白酒技术上的突破;但在技术革新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商业逻辑。

“众所周知,现在酱酒的主流度数仍是53°;但这个度数对于年轻人来说刺激性太强,不容易适应。”沈毅不无忧虑地说道,你能感觉得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80后、90后对白酒都敬而远之,甚至转而投向葡萄酒、洋酒,这对我们白酒是很不利的。

“但更为糟糕的是我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必须面对主流消费群体这种细微、缓慢但不可逆的改变。” 在沈毅看来,现在主流消费者群体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程,白酒降度、降低刺激性以适应新消费群体的口感需求是大趋势。

“在计划经济时代,酒都是60多度的。因为酒少,度数高喝起来才更过瘾;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消费者开始重视饮酒感受了,50多度的酒更容易入口,所以酒的度数降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健康饮酒逐渐成为消费者的共识。再加上‘中国式’的干杯应酬流行,消费者要求饮酒后不口干、易醒酒,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40多度的中度白酒符合了这一需求,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多。”沈毅将自己的研究娓娓道来。

其实,40多度的中度白酒在浓香白酒中已经逐渐形成消费潮流,只是酱酒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在近几年,各名酒厂的开发产品中,中度白酒的趋势就很明显了。

由此可见,沈毅对白酒发展趋势的主观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不仅如此,沈毅还有一个参照标准——消费文明决定消费形态。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国家饮用的烈性酒主流都是40多度;发达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市场经济之后,消费者选择的烈性酒基本都是40多度的中度酒。这是消费文明的产物,消费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并经过多年选择,积淀下来的结果,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沈毅说。

当然,一切的主观推论都还需市场的检验。大概是7年前,郎酒技术团队研发的小贵宾郎,业界俗称“歪脖子”就是40多度,这款产品如今纵横小酒市场,一年为郎酒贡献十几个亿的销售收入;但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消费者在口感上的认可,很多消费者都觉得小贵宾郎在口感上更柔和、刺激小。而如今,沈毅将郎酒目前的战略新品的郎哥也锁定在44.8度的中度酱酒。

“一切创新的源头在消费者。”沈毅说,“我们判断中度酱酒是未来趋势的核心还是消费者研究。”

“消费者新的需求就是我们技术革新的方向。”沈毅说,“喝着舒服,就要求口感刺激性不能太强,太强了影响谈话;有感觉是得有酒味儿,是酒才能点燃,那种微醺的感觉才更放得开;醉得慢,能够才有充足的时间沟通;易醒酒是醒得快,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因此,消费者一切的需求都指向:中度酱酒更符合需求。”

虽然,沈毅能清晰地把握消费需求变化的趋势,也调出了像郎哥一样喝着“不皱眉头”的酒,甚至在他身边不喝酒的年轻人也觉得郎哥的口感可以接受,并愿意尝试;但是沈毅仍然很担忧白酒行业的未来。因为,在沈毅看来,其实白酒离消费者还是很远,不仅疏于消费者研究,更是缺少良好的沟通。

白酒要说消费者听得懂的语言

“白酒不缺优秀的技术专家,而最缺的是与消费者沟通。”沈毅说,“甚至有时候我们感觉到消费者在远离白酒,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白酒缺少一种很好表达自己美感的语言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点葡萄酒则明显比白酒做的好。”

设计出优秀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喜欢,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然而在我们的消费者眼中白酒仍然是非常神秘的。在沈毅看来,我们白酒平时都在说些非常专业的语言,像“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这些描述白酒美感的语言消费者是听不懂的;因为听不明白,所以不知情,再加上双方缺乏沟通,才导致消费者对白酒的“陌生”。

“平时我都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将白酒的香、味等感官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消费者。”沈毅说,“优雅、细腻、醇厚等这些词汇是抽象的,但大自然的花香、水果香这些气味却是形象的,消费者也更容易把握。我也在试着将白酒的香气、口感等感官感觉用这些我们平时熟悉的香味去解释、表达给我周围的人听。”

在聊天的过程,沈毅将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浓香、清香和酱香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

喝浓香型白酒,沈毅则将之比喻为品铁观音一类的乌龙茶;因为,铁观音属介于红绿之间的半发酵茶,香气宜人且味甜醇,口感适应度强;这与浓香白酒给人香而不腻且带甜爽感的口感体验是相似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首次接触浓香白酒不会抵触一样。

喝清香型白酒,沈毅将之比喻为龙井一类的绿茶;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只需要杀青炒制则可,保持着茶叶原有的清爽感,但是口感层次较为单一;而这种口感体验正好像喝清香白酒一样。

沈毅素来喜欢捕捉生活中熟悉的元素去对比呈现他杯中所调酒的感觉。“我是调酒的,但是我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沈毅说,“消费者熟悉什么,我就告诉他们我杯中的白酒是他们熟悉的味道;用消费者能听懂的语言去呈现白酒的美感,这才能在本质上改变白酒远离消费者尴尬局面。因此,我们白酒最缺少的是一条消费者语言。”

当然,消费者沟通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某个企业的力量就能完成。在与沈毅的谈话中,我们能感知得到,他是希望整个行业都将这个担子挑起来,真心诚意将白酒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消费者,要说“听得懂”的语言,更要说真话。

采访手记:消费者才是白酒的未来

在与沈毅的聊天中,你能明显感受到“消费者”这三个字在他心中的地位,可以说他工作的一切重心都在围绕消费者;而他也说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款白酒好不好,专家说了不算,消费者说了才算数。我们白酒行业不缺大企业,不缺专家,也不缺消费者,缺的只是消费者研究。”

这位深处二郎镇的白酒技术研究者还有一颗“忧民”的心态,沈毅一直在强调产品研发的导向在于消费者,产品沟通的源头也在消费者,把握市场趋势的根本还是在消费者。

但是沈毅也在忧虑,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在疏远白酒,而我们的白酒也没有找到一条良好的沟通途径,这是最危险的。

“很大程度上,我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能做的是力所能及地为消费者调一杯好酒,将技术要回归消费者的思想传递给周围的人。”沈毅笑笑说,“希望我们的行业都要回归理性,认识消费者的重要性,不能再单方面的提供什么,而是要去研究我们的消费者需求什么,白酒的未来就在那里。”

    关键词:沈毅调酒消费者来源:糖酒快讯 陈薏霜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