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副局长,张旭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并制定实施行业发展有的关规划、政策和管理办法。因此,张旭提出过很多推动产业发展的大战略思路,例如要构筑国际化发展的大格局,要加强交流合作,搞好大协作,要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等等。
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张旭说:‘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一直都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国产葡萄酒要想突围,必须静下心来,首先做好自己’。
在张旭看来,无论从感性认识上,还是从科研机构的实验beplay正规 中都可以看出,各个产区有各个产区的风格。从产区之间来看,没有好与不好,只有风格不同。各产区在对外宣传时,也不能说自己最好,别人不好;在产区发展的选择上,应该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风格,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在塑造产品风格、打造特色产区上下功夫。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本站)
从烟台市葡萄酒行业对全市的经济贡献率来讲,2017年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4042.68亿元,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4.81亿元,占比仅为1.6%,发展空间很大。
目前,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主要从完善产业机制、规范引导产业发展、组织开展产业基础科研工作、鼓励支持发展企业自有酿酒葡萄基地、加大产区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推进葡萄酒庄集群建设以及发展葡萄酒旅游业等方面来助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作重点是鼓励引导企业发展自有酿酒葡萄基地。
目前,烟台葡萄与葡萄酒局主要是把有限的经费投在了基础科研上,发挥烟台产区基础较好、产业链完善的优势,根据烟台产区风土筛选适宜的酿酒葡萄品种,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原料,支持发展具有原酒发酵能力的葡萄酒企业,开发具有产区特色的产品,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中高低端产品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张旭认为,从目前全国的整体形势来看,国产酒处境艰难,受进口酒冲击影响很大。从行业、产区、企业层面来讲,需要多方形成合力,这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和突破:
一是产区、企业间要形成合力,有抱团发展的决心。
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已形成了以十大产区为主导、三大骨干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但目前相比较国外其它产区,我国葡萄酒行业还存在抱团意识不强、行业凝聚力不足等问题。
从目前来看,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都在抱团推广,澳洲、智利、西班牙、法国、美国等知名产区每年要在世界各地做多场推广活动,产区品牌宣传效果明显。因此,借鉴知名产区的做法,国内各葡萄酒产区、企业要形成葡萄酒行业的凝聚力,充分挖掘中国葡萄酒的潜质,在做产区推广时要扬长避短,讲好中国(产区)葡萄酒的故事,形成合力抱团发展,让中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有一定的话语权。国家行业协会应该牵头加大对国产葡萄酒的推广宣传。
二是要重视产区基础科研工作的开展。
要想提升国产酒的竞争力除了宣传推广外,关键是要提升产品品质,打造产区风格。从全国来看,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基础科研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各产区有代表性的酿酒葡萄品种或是酒种还不是很突出,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缺少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纵观世界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标志性品种和风格,比如美国加州的增芳德、德国的雷司令、澳洲的西拉、意大利的桑娇维塞和内比奥罗、西班牙的丹魄。
开展产区基础科研工作,因地制宜筛选出适宜本产区的特色品种并生产个性化的葡萄酒产品势在必行。以烟台产区为例,近几年,我们组建了山东省葡萄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滨州医学院葡萄酒学院、烟台市农科院、鲁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张裕公司等共同开展“烟台产区葡萄酒产业技术基础性研究”项目,主要开展了烟台产区风土和品种区域化研究、酿酒葡萄适宜品种(系)选育及配套栽培管理模式研究、配套酒种的工艺研究等。
三是开设中国葡萄酒推广课程,树立国产葡萄酒的话语权。
随着葡萄酒文化悄然兴起,美国纳帕谷、法国波尔多、香槟、澳大利亚巴罗萨等知名产区都在中国开设推广课程。
目前最为系统、最有影响力的课程应当数英国的WSET(英国葡萄酒及烈酒教育基金会),是国内最受欢迎的葡萄酒培训课程之一。近十年间,WSET在中国的学员由60多位增加到每年1.2万名学员,增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而国内主要是国家品酒师、酿酒师职业资格认证,其主要目的是职业资格鉴定,没有起到葡萄酒文化推广的作用。
目前,上至全国,下到各个产区,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葡萄酒推广课程。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到各个产区,建立各个产区的葡萄酒推广课程,通过向消费者讲述产区的历史人文、产区概况、风土特点、葡萄酒庄故事、产品风格特点、葡萄酒旅游与特色美食等等,向消费者直观地展示产区葡萄酒文化和内涵,讲好产区故事,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葡萄酒产区,认识国产葡萄酒,达到推广产区、提升产区知名度和名誉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