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起:三种命运、两极化
对名酒来说,“TOP9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名酒称号不少,但是中国名酒已经成为缩小的范畴,即茅台、泸州、汾酒、西凤、五粮液、剑南春、洋河、古井、郎酒。为什么呢?因为这九大名酒全部可以跨入百亿,而其他名酒品牌则只能通过另一种路径打造!
对省酒龙头来说,赛道“净化现象”加剧:从过去的“多强争霸,各领风骚”发展到了真正的“三足鼎立”或者“一枝独秀”。除了个别极其优秀的企业,我们很难看到三名开外的省级或区域品牌有机会进入省酒阵营。
对其他小酒企来说,特优美之路必走:一大批市酒、县酒成为了僵尸企业,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些企业大多享受了地方品牌的红利,而没有成为一支“特优美”的企业。
总体来看,看中国酒业的竞争格局就是看酒企发展的赛道,通过上述三类类别酒企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酒业存在“主流赛道”和“个性化赛道”:其中,名酒和省酒共同形成了主流赛道,特优美酒企形成了“个性化赛道”。
01、二元失衡:名酒更名,省酒不省!
2012年之后,名酒调整用了三年多,而省酒调整用了四年多仍需大调整,造成了“名酒+省酒”传统二元结构的失衡。这个现象具有强有力的对比意义:
为什么会这样?说好的一起愉快玩耍呢?
首先,需求乏力是根本症结。在本轮对抗中,竞争的核心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竞争,酒企制造新需求能力弱化,必然导致消费者消费疲劳。一旦消费者换上疲劳症后,大品牌就会乘势而上,全国名酒与省酒的发展差距就会迅速拉开。
其次,营销过度导致省酒企业免疫力下降。营销动作高度雷同,缺乏创新,造成过度同质化,造成企业营销发动机出现故障或者马力下降,与此同时,大多省酒却并没有建立新的营销动力、营销体系以及资源配置模式
02、省酒龙头新的增长点在哪?经营极致化需求!
二元结构失衡最可怕的是“名酒变猛,省酒变慢”,这直接导致了酒业的整体发展天平一段时期处于倾斜状态。这种最有利的是区域性品牌,再加上消费升级,区域性品牌也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也就是说区域型品牌会迎来短期繁荣或者是发展窗口期,短期内进一步加大省酒的战略干扰,影响省酒的战略调整。
省酒是中国酒业营销运作最高的群体,必须以极致化的要求和标准去打磨营销动作,供求经营的划分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在模块层次,而应该深层次地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地用强用活,深度把握“5个极致化”:
品牌气质极致化:当前市场竞争就是主流品牌的相互竞争,品牌形象改造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进入更深层级的品牌营销,这就是品牌气质营销。茅台、泸州等名酒品牌调整期以来在品牌气质上做了很多文章,如国际化品牌营销、特色化产品营销等等,塑造了强有力的品牌气场;省酒品牌必须推动品牌气质的极致化,也要形成自身独特的气场。
品类特色极致化:对接消费者需求、制造消费者需求是品类,消费者不需要同质化的白酒,但是需要不一样的白酒,这就是品牌要去解决的。品类的首要特点就是特色,因此,省酒必须做足品类特色才能从消费者层面对抗全国龙头。
商业网络极致化:商业渠道的发展战略就是资源战略,能够精准地锁定资源,能够很好地补充营销模式缺陷和企业本身的缺陷,大大增强免疫力,这也是很多省酒为什么具有抵制其他酒企入侵的重要原因,也是名酒企业能够在地方市场抵制地产酒的重要手段
渠道占有力极致化:渠道竞争到现在就是谋求寡头,谋求垄断,掌握优势的终端场景,占有终端的各项资源,既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占有,又能起到抑制竞品发育的通道,一举两得,这也直接导致了白酒行业“三年喝倒一个牌子”的现象已经不普遍,消费理性和渠道占有迫使新的品牌难以崛起。
组织执行力极致化:整个行业都在进入“嵌入型组织”转向“自主型组织”的大潮,经销商在多方面资源的作用仍然很大,但是在渠道执行端的作用已经大大弱化,市场支撑全面转为厂家之争。“自主型组织”直接考验了企业的组织建设和营销体系精细化水平。
03、消费升级:新的价格带必须占位!
1)省酒的价格线经营战术:“发展线+生存线+底线”
2017年茅台价格突破和消费升级双重效应,迅速提高白酒行业发展空间,抓住这一波消费升级浪潮的企业,才会在未来获得突破性发展。越是行业的主流品牌呈现大回归、大升级、大发展,省酒企业的价位段经营要求就越高。通过2017年的价位段升级来看,次高端成为省酒必须拿下的发展线,中高端是省酒的生存线,中档价位完全成为了省酒的底线。三线齐全、三线给力的省酒才能抵御外来品牌入侵,才能往深度全省化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