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老板:怪经销商不卖货之前 请先端正你自己的心态

2017-02-06 10:19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最近接洽了几家在行业里渠道做的比较扎实的企业,经销商全国数量都在400-500家之间,企业和经销商的合作时间大多在10年-15年之间,感触颇深。如果从招商角度来说,500家经销商的招募可能也就是1-2年的时间,但是要沉下心来运营好这数百家经销商,却可能是90%以上的企业都很难做到的。

企业总是认为,我应该只负责产品,而销售,那一定是经销商的事情。

于是企业老板总喜欢和销售总监“密谋”,如何不断地把货压到经销商的仓库里,降低自己的风险,3年前就听说北京某知名运动品牌的总代理压货2个亿,实在可怜至极。

如果说企业招商是开始书写一个财富故事的开头,那么这个财富故事能不能收尾,就要靠企业和经销商的共同探索和努力。一些抱着招商就是卖货思路的企业老板,一些天天催着经销商要订单的企业老板,先想想自己究竟有没有给经销商提供足够的帮助。

经销商付了钱,进了货,他的压力和风险可想而知,而如果迟迟没有在当地做大规模的推广和销售动作,其原因往往不出以下五点:

1、产品没有卖点

经销商在本地做渠道推广主要还是和B端的商家去谈。做快消品的谈终端便利店和连锁超市,做教育的谈幼儿园和培训机构,做建材的谈装修公司。产品打开通路的难度在于产品是否有卖点。如果品牌不很强势,很多经销商还需要在当地赊货。我就遇到过一个总代理,为了铺中石化加油站的易捷便利店,赊了十几万的货,最后这些货才放了一周就原封不动地全部被退回,如果产品缺乏卖点销售不动,失去信心的经销商当然不敢再做推广。

2、企业没有支持

合同上的支持是一回事,实际落地执行合同其实又是一回事。比如支持什么时候给,费用什么时候结算,都会影响经销商在当地推广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比如你提供一批促销品的费用额度,如果每次都能在促销活动做完后马上给到位,那么经销商就会继续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加强活动推广,但如果企业做一次春节促销,实际的促销费用最后迟迟不给到经销商,经销商自然对企业以后的活动也会爱理不理,甚至寻找同类产品代理,做好狡兔三窟的准备,避免被不断拖款的企业一网打尽。

3、前期没有投入

今年认识了上海的耿总,是农夫山泉上海区域的总代理,旗下水站300多个,和农夫山泉共同合作经销了20多年。他坦言,他的房产,名车都是通过做农夫山泉赚来的。提到当年开荒上海市场时,他就说开发并不难,只是辛苦些。农夫山泉在上海设有分公司,大区经理会协助选址、开店、甚至农夫山泉的业务员还会帮忙跑客户。

更不要说农夫山泉当年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把“农夫山泉,有点甜”这句广告语打得深入人心。可见,农夫山泉的成功,有经销商的功劳,但是主推手还是农夫山泉企业自己,相信农夫山泉的董事长钟睒睒明白,只有企业总部投入得越多,推广效果越好,经销商才会拼命去开拓市场。有些企业招完商自己没有任何动作,那也就怪不得经销商纷纷驻足观望了。

4、风险转嫁明显

许多企业大区经理的KPI指标就是压货任务,给经销商压货压得多的大区经理就是好样的?其实未必。经销商确实需要备好市场的库存,以免生意来了的时候连出手就能换钱的产品都拿不出。但是像近两年,整体经济下行严重,如果企业依然按照原来的标准压货,消耗经销商的流动资金,那么也就不要怪经销商翻脸不认人。而且过度压货的情况会让经销商看出企业自己的疲软,弃车保帅的心思也会更重。比如大多数经销商手上绝对不止一个项目,看到哪家企业不行了立即放弃也是明智之举。

5、博弈超越合作

如果说大企业内部林子太大,容易内斗。企业和经销商之间也往往会出现针锋相对的情况。企业与经销商既是合作的关系,也是利益博弈的关系,但是良性的关系是分工明确,各赚各的利益,让合作共赢的比例超过博弈的成分,那么就能够良性循环,持续赚钱。反之,像有些企业对经销商手上辛辛苦苦开发的客情关系虎视眈眈,想出各种招数想要挖经销商手上的客户资源,抢经销商的生意,绕过经销商直接赚消费者的钱,这自然就会让经销商产生敌意,因为经销商发现了企业“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动机,就自然不可能和企业一条心了。

当下经济环境不景气,经销商不敢压货,企业的现金流也不充沛,越是困难的时候,企业老板就越要和经销商同甘共苦,而非一个劲地希望经销商冒着枪林弹雨当排头兵,当替死鬼,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只有企业将粮草备足,在难以攻克的市场中找到几个突破口,完成关键的市场工作,经销商们也必将顺势大展拳脚,奋勇向前。商场如战场,经销商是将军,企业是元帅,只有指挥得当,才能获得全胜。

    关键词:酒类营销企业管理来源:创业宇录 丁律宇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