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打响2018年涨价第一枪 今年消费股怎么挑?(2)

2018-01-09 08:58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白电巨头们也难受,看格力,美的,海尔等,毛利率都是掉好几个点的。行业小弟海信科龙就掉得更凶,中报发布后股价跌了13%,H股股价自高位一度跌去40个百分点。

难受并不代表大家会理解,能不能提价并不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像白酒行业,格局稳定,谁是一线,谁是二线,市场划分得很清楚,所以涨价没有多少压力,成本也就顺利转移了。厨电行业目前格局也稳定,所以大家也不那么难受。

但大多数行业没这么幸运。从PPI与CPI长时间的剪刀差来看,显然价格的上下游传导出了问题。上游有供给侧改革推动价格飞起,下游价格跟不上,从供求关系来说,原因无非是或者供给过剩,或者需求不足,这两个原因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当然,还可以有一个原因,是合同期限的问题。

新的一年,行业格局已经稳定的啤酒企业集体打响了涨价第一枪,那么17年其他被怼得难受的消费企业会做何举动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也是2018年投资消费品得关注的一条逻辑线:通胀。

通胀究竟会不会来

现在说通胀可能太遥远了,从最新的11月份beplay正规 来看,CPI仍然是非常萎靡的。但PPI摆在那里,从常识上面说不过去。

上面提到,PPI飞起,CPI萎靡,这些年产能过剩的上游企业都赚钱了,就有钱还银行了,银行的坏账也少了,而物价不起,消费者也开心,但是,一桌人打麻将,怎么可能没有输家呢?

上面提到的这些消费企业,还只是毛利稍微下滑了一点点,而像电力行业,上游直接对上煤炭,利润下滑是非常厉害的,看每个月公布的工业企业增加值,煤炭与电力是冰火两重天。

这种状况能不能持续呢?坚持一个观点:上游原材料上涨是抬高了社会整体的生产成本,它最后一定会传导到消费这一终端上来,需要的是时间。至于是不是18年,啤酒行业的集体涨价是不是一个开始,只能且行且看。

最近随意翻到一个官方文件,发改委17年11月发的,标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的健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想想17年的电力企业的财报,大概能知一二。

文件最后一点如下:其中的深意,只能自己体会了。

发改委文件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也就是说政府政策是更趋市场化的。

之所以要提这点,是因为发改委曾经叫停过方便面的涨价,如果去复盘统一的业绩,2010年,2011年营收刷得飞起,但利润反而是下滑的,这主要原因是当时处于通胀中,政府压制不让涨价。到2012年政府放开,统一的利润涨了174%。

从发改委的文件可以推测,只要价格没到严重失控,发改委是能容忍价格弹性的,不会进行行政的干预。也就是说,被成本上涨怼得难受的企业,如果有实力提价,可以自行提价。

因此,个人倾向是18年的投资得放在通胀这个宏观框架下,思考自己的投资标的在这个宏观框架下的微观意义,比如产品的成本端与价格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这里提的通胀并不是指恶性通胀,像90年代的两位数的通胀,只指类似2011年这种通胀。目前无论是全球主要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央行的驾驭手段都非常成熟了,出现两位数以上的通胀可能性比较低。

对于17年被怼得难受的消费企业,或许18年会有提价的契机。当然,尽管发改委的意愿是让市场定价,但有些行业还得看政府意思,比如猪肉,在CPI的权重是不小的。如果18年真的是通胀年,在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上,猪肉价格多少要压一压。另外,从猪肉行业的格局来看,环保过后,大企业的产能在不断的扩充,猪肉价格18年也难言上涨。

对于上游的养殖企业来说,比如牧原、温氏来说,可能不是好消息,但对于上下游一体化的万洲国际或许是好事,并且万洲的主要利润来自肉制品这块。

结语

啤酒是一门好生意,典型的规模经济,并且拥有强大的现金流产生能力。自14年7月啤酒销量调整以来,目前已经企稳,行业十年来第一次集体涨价,意味着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趋于稳定,提价刷业绩正当时,18年的财报大概率会非常漂亮。

但啤酒企业集体涨价或许释放的信号还不止于此,17年消费类许多企业饱受原材料上涨之苦,替社会承担了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这个过程是很难延续的,啤酒企业集体涨价或许打响消费品18年涨价的第一枪。

而从发改委11月份的文件来看,政策趋势是更向着市场化靠拢的,这意味着只要价格不完全失控,政府能容忍适度的价格弹性,这也为有实力的企业提价打开了方便之门。

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虑怎么转移通胀成本,那就不妨考虑哪些企业是有实力提价刷业绩的。

关键词:涨价啤酒股啤酒板块来源:格隆汇 飞鼠溪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