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茅台集团转型发展的自信密码

2016-04-20 10:38 中国酒业新闻 beplay体育app下载地址字号:【 】【 】【 参与评论阅读:

近年来,传承千年的白酒行业似乎正经历着一场寒冬。从2013年开始,众多白酒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甚至亏损的尴尬局面开始上演,年中、年末的成绩单被形容为“最难看中报季”、“悲情终报”。

有评论说,白酒业自此步入寒冬期,挥别过去的“黄金十年”。

作为中国白酒的龙头,茅台选择直面行业危机。茅台人时时自问:传统消费模式被打破后,新的出路在哪?茅台如何在行业转型的路上体现出自己的担当?

不破不立。茅台开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在危机中创造生机。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白酒将进入中低速发展时期,消费人群和消费态势已经发生明显变化,80、90后的消费习惯将对白酒营销和文化理念带来巨大冲击,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袁仁国说,“少喝酒,喝好酒”的理念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接受,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和大beplay正规 营销越来越重要。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的2015年,茅台给出一份充满信心的骄人成绩单:

成绩单

销售收入约(含税)419.12亿元,同比增长2.96%。实现利润总额约227.22亿元,同比增长1.78%,上交税金约151.27亿元。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中国18家白酒上市公司的27%和45%,茅台酒在中国国内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同时,还发展了西班牙、瑞士、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爱尔兰5家新经销商。

与此同时,百年前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办地美国旧金山市决定:将2015年11月12日设为“茅台日”。

在经济下行、市场转型大背景下,茅台集团频频传来创新之举和利好消息。其产品的销量、利润总额、税金、人均创利税、股票总市价、品牌价值等均高居中国白酒行业榜首。

2015年12月20日,在茅台集团一年一度的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信心满满地宣布:“可以肯定地说,2016年茅台的发展比今年更好!”

危机中,茅台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信心密码。

不短视、不浮躁、坚守品质

行业寒冬中,茅台人更看清了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和市场的重要。

作为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茅台酒有着与众不同的整套特殊而又复杂的独特工艺。许多白酒是一年四季投料,只需一两次或三四次发酵、取酒即完成了工艺流程,因而几个月、最多一年多产品就可出厂。而茅台酒采取的是与赤水河畔的自然条件变化相吻合的季节性生产,严格恪守传统的“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八次堆积发酵、八次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再加上“长期陈酿”与“精心勾兑”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平均酒龄在5年以上。

同仁堂有句话: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让茅台员工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中,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茅台人坚信,不能放弃“质量第一”的理念去迎合某种市场,也不会因为市场对茅台酒长期存在的需求,突破“当年销量按前5年贮量安排计划”的铁律。

为了确保质量,国酒茅台从田间地头生长的糯高粱开始,精心打造了一条“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

从原料的绿色获取、供应商的绿色供应、产品的绿色加工到废弃物的绿色回归,整个绿色供应链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在保证国酒茅台绿色、有机、健康品质的同时,实现了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低碳生产、循环生产,发扬光大茅台酒的“绿色”属性,让茅台酒及其系列酒始终处于无公害、无污染、无毒素的生态之中,确保公司产品安全、健康。

为此,茅台酒厂先后同仁怀市和习水县等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建设了“茅台酒有机原料基地”16个,种植面积20多万亩,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以确保茅台酒原料的质量。

茅台在践行“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质量文化理念的同时,始终坚持“四个服从”铁律。

四个服从

即当产量与质量发生矛盾时,产量服从质量;

当成本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成本服从质量;

当效益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效益服从质量;

当速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速度服从质量。

茅台还在广大职工中持之以恒地开展质量管理教育,质量为上是每一个茅台人坚守的价值观,并贯穿于每个工人、每道生产工序、每一管理环节中,从而使“质量是茅台生命”的理念变为全体职工和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

正是这样的实践,让茅台在“十二五”期间一直保持了白酒行业排头兵的地位。渐渐地,茅台对质量的追求早已上升为一种文化和信仰。国营60余年来,茅台人一直牢牢地捍卫着自己的这条质量生命线,坚持“不挖老窖,不卖新酒”的原则雷打不动,使出厂酒合格率长期保持100%。

正因对质量的坚守,茅台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自1915年以来,茅台酒多次获得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更于2003年和2011年两次荣膺国内质量管理的最高奖项——“全国质量管理奖”。2015年,在第十五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上,茅台酒股份公司通过全国质量奖复评。

茅台高层多次公开向媒体表示,茅台始终坚持着“质量第一”的方针,虽然与许多唾手可得的吹糠见米之利擦肩而过,但却获得了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生命根基,即强劲的高品质核心竞争力。

茅台人坚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以稳定不变的卓越质量来赢得市场和消费者,在这个用产品质量永葆企业生命力的进程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不破不立,迎来市场新机遇

坚守品质的同时,茅台却面临着不同往日的市场。作为行业龙头的贵州茅台,迅速实施转型,成效显著,不仅对白酒行业而言是一针强心剂,更为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2013年,茅台集团提出,营销人员和经销商需要主动开拓市场。那时,有些营销人员和经销商还对传统的消费市场抱有幻想,甚至渴望回到非理性的市场状态。

茅台的领导团队非常明确:市场、渠道、消费群体、购买方式都已经改变,传统渠道不可能再塑茅台辉煌,只能靠自己转变。

对于营销战略的转型,茅台人清楚,新的形式需要有敢于面向市场、直面自身不足的勇气,有否定自我、大胆创新的气魄和胸怀,要敢于把自己从过去的经验、成绩、舒适环境中解脱出来。

2014年,通过开闸放水,几次扩商,茅台解决了从政务转向商务消费、大众消费布局的调整。在一次经销商大会上,茅台提出了“不增量、不扩商,重心转向运营方面”的战略,其中,特别强调了服务意识。

茅台人明白,还有更广阔的“蓝海”等着自己。

“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贵州茅台仍然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茅台营销新转型。”袁仁国说,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获得新发展。多年前,茅台率先创造性提出了“八个营销”的理念,即:工程营销、文化营销、感情营销、诚信营销、网络营销、服务营销、个性营销、事件营销。

关键词:茅台酱酒来源:南方周末 佚名
商业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