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酒说记者得到消息,中国首家区域酒企联盟——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宜宾酒公司”)正在招兵买马中。据该公司彭继峰先生介绍,“其实股份公司早在2015年12月10日就挂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45亿元,不过当时比较低调,整个2016年都在办理各种手续,组建队伍,包括组建评酒委员会,以及产品开发”。据了解,宜宾酒公司目前正在公开大量招聘,这才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宜宾酒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业,但和中国任何酒企的组建都不一样,这家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家区域性的白酒企业联盟组织,它是由宜宾规模以上的28家大、中、小酒企联合出资组建,每家企业出资额在100万~5000万之间,出资额决定了每家企业在股份公司中的所占股份。宜宾酒公司成立后,这28家企业同时将成为宜宾酒公司的原酒基地,当然,这28家的日常经营保持不变。
截至到2015年,宜宾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62家,几乎有一半企业进入了该联盟。其中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是叙府酒业,2016年销售额在10亿元规模以上。
宜宾酒公司董事长陈泽军在接受酒说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现在兼任总经理,总经理人选目前正在物色中。”对于宜宾酒公司的组建,陈泽军先生坦诚,“宜宾是白酒行业最优质的产区之一,是‘中国白酒之都’,但目前大家做得都很辛苦,就拿叙府酒业来说,虽然销售规模已过10亿,每年都在品牌上投入数千万,但做起来还是觉得吃力。”整合,有两个出点,一是集中大家的力量,“一开始就想,如果有更多的企业联合起来,用集体的力量来做市场”;二是充分利用宜宾的区位优势,用“宜宾酒”这个区域品牌把宜宾的优质原酒优势发挥出来,最终把“宜宾酒”打造成宜宾的“一张名片”。
于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宜宾市政府建议由市经信委下属酒促局和地方酒业协会的牵头下,企业之间开始探讨,“他们反应也都很积极,都认为可以做,但关键是谁牵头,最终,大家认定由陈泽军。另一位不愿意出具姓名的出资企业负责人告诉酒说,“主要是叙府本身在品牌酒方面做得还不错,老陈这个人也很踏实,圈子里口碑不错。”
总的来说,宜宾酒公司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得较彻底的一家完全市场化的股份公司,由28家企业出资组建,但生产、销售、管理、人员完全独立于出资方,这从新公司招聘的岗位可以看出来,涉及的岗位种类很全面。
据了解,宜宾酒公司的产品已基本定型,目前共有六大系列,覆盖了80~800元的广阔价格带,公司计划瞄准200以上价位,“我们瞄准的主要是中高价位,这是从中国优质产区里再次优选的酒水,品质肯定是最好的,毕竟我们要打造宜宾的一张名片。”
对于宜宾产区的联盟,思卓战略咨询公司董事长祝有华女士认为,这是大势之下的整合。近几年,白酒行业在调整中发展,竞争愈加激烈,白酒品牌的力量正在逐步彰显,因此,对于品牌力较弱的企业,竞争的压力也就愈加强烈,但品牌的建立需要时间和资源的累积。在不断升级的竞争中,中小品牌的发展之路也就更加艰难。因此,抱团聚暖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宜宾独特的产区优势,也给宜宾酒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口碑背书。不过祝有华同时认为,考验宜宾酒能否持续发展状大的是其运营能力,这包括资源整合能力、产品运营能力、品牌推广能力、商业合作模式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因为这不是简单的组合,需要整体各家企业的优势资源。
正一堂咨询公司邵伶俐先生则从产区角度给出了解读。他认为中国酒业未来完全有可能形成“大牌名优酒+金牌产区酒”双轨制发展格局。中国当前国、省、地、县四级酒厂的深度开发和深度整合迫使传统赛道成为少数派的游戏。虽然,产区酒与名酒共享产区知名度、地利人文环境,同时还有着庞大的酒企存量、较为雄厚的优质酒储备以及精湛的酿酒技艺与生产能力,然而这个只是条件;要想与大牌名优酒共存相争,必须形成差异化发展模式。当前产区酒没有成功实践样板,优质产区二线企业习惯单打独斗、其他企业习惯寄生经营,光靠官方推动和松散联盟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宜宾酒公司的出现具备重要示范意义,他的三大关键创新值得关注。首先,它抛弃了久未成功的产区松散联盟模式,走向单一主体,这是一个重大尝试。第二,类似叙府这样优质产区二线关键龙头企业的领衔提高了这个模式的规格和想象空间。第三,宜宾酒不仅是一个独立实体,更是一个产区酒生态链,对于同时解决了规模和质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在治理模式、经营模式和营销创新方面,宜宾酒的后续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