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抱团”某种程度是行业主旋律。前有川黔白酒频繁互访,后有茅五泸郎联手“情系东北”。以山西汾酒、红星、牛栏山、青青稞酒等为代表的清香白酒在雁栖湖论道后,在山东花冠还迎来了苏鲁豫皖四省9家白酒企业的“第二届黄淮名酒发展联盟高峰”。
在如此“抱团”成行业大流的现实下,很多人却对此不看好。
首先,很多人不认为企业“抱团发展”能够真正实现。从以往的行业案例来看,说实话,企业之间能够真正达成“握手言和”的确实不多。
其次,在充分的市场经济主导下,特别是面对一些“兵家必争”的优势市场,企业竞争不可避免。不进则退,企业不挤压对方也许意味着业绩下滑。所以,很多人并不认为“抱团”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
但为什么那么多酒企老板还在一直说“抱团”呢?难道这些“惜时如金”的老总看不清现实,整天没事在会上说套话、放空炮?
不是这样的。
首先,在他们眼中,“抱团”,并不是解决发展难题的方法论,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就是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这一价值观在减少内耗、鼓励对外发展、推动企业进步的正向取向。
“抱团”两字绝不是空无一物。试想一下,如果它尽数落空,那么,它还会被行业和企业拿来讨论和争议了。
倘若我们能够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讨论“抱团”,它的意义就扩大了,这不仅仅意味着更优化的竞争生态,同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再说,“抱团”真正没有用吗?试看国外烈酒和葡萄酒进军中国之时,不都以一国、一产区为“形式”,通过统一产品名称、统一品牌文化、统一攻打的“集团军”打市场,最后都成功了。
“抱团”发展有其充分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