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对于国内市场近300家小型啤酒企业来说,虽自身规模不大,但却占据中国啤酒行业20%的市场份额,如今这些区域属性明显的品牌不得不在价格战与品牌战之间寻求更为谨慎的生存之道。
至于国产啤酒们的内功修炼在接下来会以何种姿态改变市场,目前来看,唯有时间能够给出更清晰的答案。
业绩背后的乌云:国产啤酒的品牌塑造还需火力
随着国产啤酒各项利好beplay正规 的出炉,行业开始谈论“拐点”与触底反弹之类的话题,似乎都在传递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然而在消费者层面,国内啤酒企业还面临着很多补课项目。在一系列的涨价风、升级迭代风袭过后,国产啤酒们肯定也得问一下自己:“消费者是否买账?”
当我们翻看过去一年多关于国产啤酒相关文章后的评论区留言,便知道问题的严峻性(关于消费者对国产啤酒的吐槽,可以参见糖酒快讯去年的文章《推荐140万,阅读20万的文章,引发70%读者吐槽国产啤酒,到底咋回事?》)。当下整体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市场趋向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消费者能够接触更为丰富的啤酒产品,从而在价格与口感的对比中形成新的认知体系,这种成长过程较为明显。
这一背景下,很不幸(意料之中),国产啤酒的品质问题成为大部分消费者诟病的关键点。虽然过度纠结工业淡色拉格啤酒的口感风味有些极端,但随着国际品牌和进口啤酒的涌入,这一诟病内容会被不断放大。
但此次在走访中记者观察到,卖场内驻点促销员们有了新变化:在过去聚焦价格的推介话术基础上,他们也开始对产品口感和品质加以描述,类似泡沫特征、麦芽浓度以及符合产品特征的香气描述等也被纳入推介中,这一变化自然源自国产啤酒产品升级中带来的品质自信。
同时记者对多位消费者采访后发现,“性价比”正代替“价格”成为他们在选择自饮啤酒时的重要参考,“从4元到6元左右的国产啤酒我基本上都有尝试,有时遇上搞活动,还能选到性价比不错的”,从事汽修行业的赵先生刚刚选择了卖场优惠力度较大的青岛啤酒经典1903极地欢聚版。而32岁的张先生已经逐渐改变过去喜囤货的习惯,开始“遍地撒网”,希望都能找到性价比高的产品。
对于国产啤酒生产企业来说,在产品价格抬升的同时注重对品质的把控,是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以及产品升级迭代的关键。敢于向消费者表达/灌输出自己产品的特色和口感风味,是目前许多国产啤酒高端产品正需要做的事情,而这也是强化品牌特色和差异化标识的关键要素,这背后自然也涉及到对消费人群进行啤酒饮用文化、知识的传递。
过去几年来,国内市场日渐壮大的精酿啤酒(工坊啤酒)势力一直扮演者啤酒核心消费人群“培训导师”的角色,它们凭借小规模手工方式生产带来的产品个性化和特色化,为国人提供了更多的口感历练机会,进而成为国内高端啤酒市场扩容的有力推手。
如今随着影响力的加大,“精酿”一词的含义有了新的延展。例如白酒小酒类代表品牌小郎酒,便在其定位30元的升级新品的传播中加入“精酿小酒”理念,为其远高同品类产品的价格进行赋能,这在五粮液系列酒重点产品“火爆”小酒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因此对于国内啤酒生产企业来说,转变态度,并以“精酿之心”在内在品质上契合如今挑剔的消费者们,将是未来一项长期坚持的内容。
同时在最新的一轮品牌争锋中,一批带有新的品牌使命和年轻属性的产品,正在传统渠道之外需求开拓新阵地,夜店、个性化中高餐饮店、新零售业态等年轻人消费聚集多的渠道都将成为优选。庆幸的是,啤酒品类一直和新兴消费群体们有着天生的默契,相对白酒、黄酒等在年轻消费者培育上的痛苦,啤酒有着天生的优势。因此这一轮国产啤酒们的年轻·时尚大战似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快,像李宇春、张艺兴、张震岳等在内的偶像代言人们便开始登上啤酒的传播舞台。
另外,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传统啤酒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不断出现的低酒精饮品成为了啤酒替代品,这也促使啤酒消费量难以在短期内有所突破,因此中国啤酒行业未来几年的需求量将维持在较为稳定的区间,这也为国产啤酒品牌苦练内功,并锻造品牌价值提供了缓冲期。
而关于国产啤酒的品牌竞争力打造,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认为,“啤酒行业面临原料对外依存度高、惯性市场竞争压力大、生产成本变化大等难题,未来啤酒市场发展必须建立在打造中国啤酒文化的基础上,其中品牌文化与品类文化应并重。”
对于国产啤酒来说,这意味着时间、阵痛、变革以及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