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第一届全国评酒会的“四大名酒”,那你知道它们是怎样评出来的吗?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民族工业百废待兴。1952年举办第一届全国评酒会时,整个中国的白酒产量不过十余万吨。时至今日,可以说五十年代的老酒,存世量可为稀缺。以五十年代的茅台酒为例,现今的收藏参考价格能达到40万-60万左右,收藏价值极高。
中国酒事中,被普遍认同且最具权威性的应该是自1952年至1989年的五届全国评酒会。评酒会评选出的名酒名单,成为老酒收藏者必知的基本常识。而这些名酒,亦是收藏界的香饽饽,有些甚至因为市场稀缺一酒难求,炒出数十万元的高价来。自本期开始,我将顺着全国评酒会的发展脉络,和大家一起来谈谈在不同时间段里中国名酒的故事。
回顾
第一届评酒会与四大名酒
民国战争时期,中国酿酒业一度衰败。当时国内局势不稳,兵祸灾荒不断,粮食出现短缺,直接影响到酿酒行业的发展,许多酒厂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濒临破产或是无奈解散。随着中国境内各地的相继解放,以及后来市场经济的开放,国内的大小酒厂酒坊才最终迎来了复兴的春天。
回过头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何为“一穷二白”?光看以下的史实便可说明:
晋裕汾酒公司,1936年产酒8万斤,且汾酒在市场上售价最高,是当时的高端酒之一;抗战时期,晋裕公司被日军抢掠一空,杏花村酿造业生产凋敝,奄奄一息。抗战后,才从废墟当中再度开始。
茅台酒厂,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员工几十名。目前,通过官方beplay正规 显示,茅台员工达到三万多人。
五粮液酒厂,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只是家族传承的糟房,1952年开全国评酒会时,还未见五粮液身影。(宜宾五粮液酒厂的正式得名是在1959年。)
泸州老窖酒厂,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刚完成四川省专卖公司国营第一酿酒厂和泸州私营曲酒酿造厂的公私合营改造,成为泸州市曲酒厂,方兴未艾。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1952年举办时,整个中国的白酒产量不过十余万吨。时至今日,据统计,2015年,光四川省的白酒产量便达到300多万吨(原始beplay正规 :370.90千万升)。
今夕对比,当时的酒业状况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第一届全国评酒会意义就显得十分重大了。由于当时财税部门管理酒类专卖,将产销结合并由专卖机构直接管辖。而行使最高职权的则是华北酒类专卖公司(后并入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因此,1952年秋末举行的第一届评酒会,就是由各地区酒的专卖干部携带酒样到“总部”华北酒类专卖公司进行评选的。
首次全国酒类评选,因为条件和经验均有限,在评酒上还没有复杂严谨的产品标准和评选体系,因此第一届评酒会的评选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传统和市场信誉度。可以概括成以下四点:
(1)品德优良;
(2)在国内获得好评并为全国大部分人所欢迎;
(3)历史悠久且在全国有销售市场;
(4)制造方法特殊、具有地方特色。
这样的评选标准事实上是把绝大多数的酒拒之门外的。如前面提到的,当时整个中国的酿酒工业仍然在恢复中。因此,除了少数的由政府接管的企业,大部分酒企仍然是私营作坊。私营作坊想要满足诸如“在全国获得好评并为全国大部分人所欢迎、在全国有销售市场”等条件,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后,会上评出中国八大名酒。其中白酒类四种,分别为山西汾酒、贵州茅台、四川泸州特曲以及陕西西凤酒;其他酒类名酒为绍兴黄酒、烟台张裕红玫瑰葡萄酒、金奖白兰地以及味美思。应该说,依照参赛标准,这些名酒奖项也是实至名归的,在群众中确实是享有较高声誉的。
收藏
五十年代的“四大名酒”价值高
第一届评酒会上评选出的五十年代产中国名酒,如今大多已成为顶级品藏品,大部分集中在专业级藏家手中。这些酒当时的产量原本就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酒被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饮用消耗品,老百姓收藏储存酒的意识不强,再加上年代久远等综合因素,能留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些名酒的收藏价格更是屡屡在拍卖会上创下新高。
以五十年代后期产的茅台酒为例。当时茅台酒产量低,采用的是土陶瓶材质,并以油纸先塞口再用猪尿泡皮绑扎,最后贴上方形封口纸。一瓶五十年代后期的五星牌茅台酒在2012年保利春拍会上拍出48万的高价。不同的拍卖会上,同年份的茅台酒拍卖价格亦有差异,同样的五十年代后期的五星牌茅台,在同年歌德拍卖会上则拍出120万天价;其中是否有炒作成分或是酒的品相有差异,则不得而知。如今,五十年代的茅台酒,收藏参考价格在40万-60万左右。市场稀缺,收藏价值高。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有很多所谓五十年代的中国名酒,很多有极大的造假嫌疑。我曾见过数瓶五十年代的汾酒、竹叶青,均判定这些酒是仿制品,并非原瓶原装。
因此,收藏级老酒,应是早期生产出厂的原瓶、原装、原标酒,它们有着真实的年份记录,是历史与文化的宝贵纪念,也才是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