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的结束,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度报也全部公布。
茅台成为本季最大的“黑天鹅”,第三季度净利润2.71%的增长率,使得整个白酒股市连续两日大跌,茅台市值缩水近千亿。
茅台的反常并不是高端酒的个例。搜狐酒业盘点发现,除泸州老窖保持了更高的增速外,三季度“茅五洋”业绩增速均在放缓。而以今世缘、迎驾贡酒、舍得为代表的次高端,三季度营收净利润两项指标增速均超过上半年。
第三季度是白酒业的销售旺季,度过了中秋、国庆,中国白酒业也将备战春节假期。无论是次高端的风潮,还是白酒股市的泡沫,第三季度的beplay正规 都似乎在提醒,白酒消费将逐渐趋于理性。
“高端放缓、次高端继续扩容、中低端大面积萎缩。”白酒分析师蔡学飞这样评价三季度白酒市场业绩:全国性高端白酒经过两年的高速增长,在整个国内经济表现下行的背景下进入回调期,属于正常情况。区域名酒分化趋势下挤压区域中小酒企表现亮眼,但是也面临库存压力大,动销缓慢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茅五洋”增速放缓 高端酒消费趋于理性
与上半年的高速增长不同,三季度“茅五洋”增速全部下滑。
茅台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长率仅为个位数。营收197.18亿元,同比增长率只有3.81%。净利润增速明显下滑,骤降至2.7%。这是2012年贵州茅台塑化剂风波以来,收入增速最慢的一个季度。
对比上半年,茅台营收达333.97亿元,同比增长38.06%;净利润157.64亿元,同比增长40.12%。
五粮液、洋河两项指标增速也出现了放缓。
据统计,五粮液第三季度营收为78.3亿元,同比增长23.17%;净利润为23.8亿元,同比增长19.6%。两项指标涨幅低于上半年的37.13%和43.02%。
洋河第三季度营收64.2亿元,同比增长20.11%,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21.53%。与上半年的26.12%和28.06%相比,也出现了放缓。
由于茅台的的示范效应,在公布业绩后的第二天,白酒股连续两日遭遇惨淡开盘,茅五洋市值蒸发约1121亿元。而近5个交易日,A股白酒板块总市值缩水超3400亿元。
白酒分析师蔡学飞对搜狐酒业表示,“白酒集体下跌,这是股票市场对于下半年需求持续低迷,以及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增速放缓,未来消费不振担忧的一个直接表现。”
而在半年报解读中,面对一片增长的业绩,业内专家就曾预警,上半年增长以产品高端化为方向,但也带来了销售成本的大幅增加。频繁的涨价行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让经销商更为谨慎,增长的含金量和持续性都有待观察。
“经历了第二季度的控量保价,渠道存在普遍压货现象,第三季度并没有太大的进货量。”朱丹蓬分析指出,第三季度高端酒增速下降主要在于库存饱和,需要消化周期。到明年第一季度,可以看出真实的销售情况。
次高端迎发展机遇 区域酒企全国化扩张
第三季度,今世缘、迎驾贡酒、舍得业绩增速均高于上半年。同时,搜狐酒业注意到,古井贡酒、口子窖、老白干酒、水井坊、酒鬼酒等单季度的营收排位都有所上升。
其中,古井贡酒第三季度营收19.79亿元,已经位列19家上市酒企第5名,仅次于泸州老窖。
对于本期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古井贡酒表示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的增加和产品销售结构上移所致。古井贡聚焦次高端价位,年份原浆古20已经占据600元价格带。
而舍得酒第三季度营收5.71亿元,增长在50%以上;净利润1.07亿元,增速高达223%。公告显示,其核心产品舍得酒比上年同期增长77.52%,售价在200~800元不等。
蔡学飞分析指出,汾酒、古井贡、舍得相对高端产品增速迅猛,全国化稳步推进,是本轮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区域性白酒受益于结构性调整。”朱丹蓬表示,因为本身体量不大,只要稍微发力,进行全国化扩张,效果就会立竿见影。而次高端匹配主流消费端的购买价位,同时符合经济周期和行业趋势的发展。
但同时朱丹蓬强调,次高端发展要看整体的宏观环境,因为没有投资、收藏等附加功能,次高端白酒主要以现场消费为主,未来也存在一定隐忧。
前三甲占总体营收近七成 专家表示白酒仍处于红利期
以第三季度营收来看,19家上市公司总体营收为489亿,“茅五洋”贡献了339亿营收,占到总收入的69.4%。
净利润方面,“茅五洋”获得的134亿更是占到了总利润的83%以上。
“整个前三季度,中国整体销售、利润情况,除了皇台、青青稞酒外,大部分比较向好。” 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对搜狐酒业表示,虽然股价受宏观经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有所波动,但中国白酒业在2016年中秋过后还处在红利期。
“中国整体分化趋势明显,一线名酒与区域名酒进一步挤压地方酒企。”蔡学飞表示,市场对于品牌要求度越来越高,量的下降带来价的提升对于酒企的品牌运营与消费者教育要求更高。
“可以预见,第四季度整个白酒竞争将更加激烈。”朱丹蓬坦言,泸州老窖、古井贡等都在冲击百亿俱乐部,除了考虑产品盈利,更多是如何从体量、利润方面支持资本市场。明年整体分化将更加明显,收并购也会愈加频繁。